|
|
|
|
|
限制污染云南丽江“禁白”已成功实施5年
在全国即将迎来“限塑”时代时,云南丽江“禁白”已经悄然实施了5年。目前,丽江市的“禁白”范围从古城区扩大到了全市的四县一区。
一纸“限塑令”能否限住“白色污染”?塑料袋的有偿使用能否改变人们顽固的习惯?人们目前还在观望中,但丽江“禁白”五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治理白色污染的成功范本。
为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丽江古城区政府在2003年4月制定了《丽江市古城区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泡沫及塑料包装物实施方案》,并成立了“禁白”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丽江市与“白色污染”的战争首先在古城区打响。
首先,丽江古城对专门批发、推销塑料袋的经营者给予坚决没收并追究其来源,堵住源头砍断销路。对市场上流通但未进行环保认证登记的纸袋、快餐盒、布袋及部分可降解塑料袋进行清理整顿。并对农贸市场摊点及大小商店、饭店、超市的塑料袋进行强制检查、强制没收,并视情节进行罚款300元至500元。
丽江用来替代塑料袋的是无纺的编织袋,远远看去,大小、颜色、厚度都与塑料袋差不多,但它是用无污染的原材料制作而成,并且可以重复使用。据丽江利客隆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原来的塑料袋每个成本只要几分钱,但这种编织袋的成本是塑料袋的10倍。因为价格高,丽江人一般不舍得随意扔掉,往往会重复使用。
现在,这场由古城区发起的“禁白”已经扩展到了丽江市的四县一区,丽江人也首先体会到了治理“白色污染”的好处。记者在丽江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位手提编织袋的市民,这位姓何的市民告诉记者,刚“禁白”那会儿,还是觉得很不方便,有时候买菜只有两手捧着回家,后来想通了,禁止塑料袋是为了保护环境。“我一直住在丽江,我亲眼看到这几年城市干净多了,禁止使用塑料袋,我举双手赞成!”
这几年,丽江坚持不懈的“禁白”带来了良好的环保声誉,各地来学习经验的络绎不绝。
|
|
|
"限制污染云南丽江“禁白”已成功实施5年"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