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ABS回料 | 出售ABS一级回料粒子 | ABS回料行情 | 关于 |
|
|
|||||
我国TDI生产线“生病”十多年终于“起死回生”29日,中国“年产五万吨TDI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年产五万吨MDI工程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项目通过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俊贤为主席的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上面两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了解,TDI、MDI是被国际上公认为投资最大、工艺路线复杂、控制难度高的高科技化工原料,在国防、航天、石油、交通、建筑等领域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据中国聚氨脂协会预测,2008年中国TDI需求量达到58万吨。 然而,由于技术难度大、投资多、设备落后等原因,只有个别国家掌握其核心技术。上世纪八十年代,甘肃省银光公司斥巨资从德国引进了第一条TDI生产线,但时时停工。十多年“生病”的德国生产线,经过数年攻关,投入2.2亿元,解决260多项难题,终于变成了一个全新的生产线。 据银光公司总经理马建军介绍,上面两项成果由甘肃银光公司与青岛银科恒远公司共同完成,年产5万吨TDI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提高了TDI的年产量,具有稳定、高效、易控等特点;年产5万吨MDI工程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降低了能耗,达到了国家环保与安全的要求。 “为了掌握TDI核心生产技术,十多年来银光公司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经历了残痛的教训。”马建军说,“这一项目的成功,打破了国外对此项技术的垄断和封锁,提高了民族TDI产业竞争力,可带动整个民族异氰酸脂工业走出困境。” 此间,TDI销售收入近36亿元,上缴税金2.1亿元。预计2009年年底,银光公司将把TDI年产量扩大到10万吨。 目前,由于跨国公司对TDI、MDI技术封锁,东南亚、南亚、中东、中亚、俄罗斯等中国周边国家还没有TDI、MDI工厂,所以,技术出口和国外设厂前景广阔。 专家建议,甘肃银光公司应进一步采用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占领中国TDI、MDI产业的技术制高点,引领中国TDI、MDI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
"我国TDI生产线“生病”十多年终于“起死回生”"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