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ABS回料 | 出售ABS一级回料粒子 | ABS回料行情 | 关于 |
|
|
|||||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对外反倾销措施的特点介绍于世界经济总体上需求不足,国际一些产业(如石化等)产能严重过剩,导致国外大量低价进口产品不断涌入我国,国外厂商对我国市场的争夺日益激烈。据统计,自1997年12月第一起新闻纸对外反倾销立案开始,到目前为止,我国共发起了49起贸易救济措施案件,其中涉及石化产品的共计35起。1999年和2002年,我国对石化产品发起反倾销措施案件数量仅1起,2001~2005年我国对石化产品发起反倾销措施数量较多。这表明,从2001年以后,我国石化行业开始积极地运用贸易救济措施作为保护自身利益,2006之后,随着大量受到进口产品冲击的石化产品得到保护,以及石化行业效益的好转,对石化产品发起贸易救济措施的案件数量出现明显下降。 石油和化工行业反倾销的特点如下: 1.行业特点从化工产品的立案情况分析,存在着行业集中化的特点。1999~2006年底,立案的35种化工产品,集中在两个行业中,有机化工原料和合成材料。其中合成材料类产品为12种,有机化工原料类产品为23种。 2.产品特点 从1999年至今的立案情况看,我国对外反倾销的重点集中在部分有机化工原料以及合成树脂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上。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国外产品倾销的重点,目的是打垮我国新兴产业,遏止我国产业的发展。 3.国家或地区特点 我国对外反倾销的案件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韩国、欧盟、俄罗斯、中国台湾、马来西亚、印度、印尼、墨西哥、伊朗、南非、新加坡。 这与我国化学工业进口国家的分布比例相近,2006年与我国化工产品进出口贸易居前十位的国家/地区为日本、美国、韩国、中国台湾、香港、德国、新加坡、沙特、泰国和俄罗斯。双边化工产品贸易总额达1096亿美元,在我国化工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为67.02%。 4.产业链特点 国外对我国倾销的化工产品,相互之间多有关联,往往是产业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国外生产厂家通过低价产品攻击产业链条中的薄弱环节,而使整个链条难有良性发展。例如邻苯二酚与呋喃酚等,从薄弱环节摧垮农药产业链的发展。 |
||||||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对外反倾销措施的特点介绍"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