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将对杏坛废旧塑料加工行业实行园区化管理,预计至少三成以上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已关停180家企业
据杏坛镇党委委员欧阳永波介绍,杏坛镇有废旧塑料加工企业1800家左右。从去年年底至今,有关部门和杏坛镇已联合对无证、证照不全及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废旧塑料加工企业进行了清理整顿,关停了180多家企业。并对剩下的1500家证照齐全的企业开始进行调查摸底,按《顺德区废旧塑料加工利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分门别类进行整治清理。
昨日记者随有关人员来到昌教工业区时,几家塑料企业匆忙关上大门,但刺鼻的塑料气味仍是扑面而来。“我们已接到投诉,个别企业在被执行停水停电后,未经整改又偷偷地恢复生产。”
欧阳永波告诉记者,对此类企业,还将继续实行停水停电的强制措施,并将根据有关规定采取其他整治措施。
《规范》四大难点企业反应不一
区环保局副局长梁永忠说,《规范》出台后,企业反应不一。据他分析,《规范》在操作过程中存在4大难点:一是注册资金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二是厂区面积大于4000平方米,三是厂房建筑面积大于2000平方米,四是厂界距离居民文教区等敏感地区大于200米。
“按此规范,可能有9成以上的企业都不符合条件。”杏坛塑料商会秘书长何杞源说,行业规范旨在控制环境污染,推动产业提升,企业普遍还是持支持态度,但杏坛大部分的废旧塑料企业目前规模尚小,部分标准的门槛相对而言还是高了点。
适当放宽园区内企业的准入条件
据记者了解,鉴于土地使用证办理难度较大等历史原因,区委、区政府经过研究部署,将适当放宽园区内企业的准入条件。下阶段对废旧塑料的清理整顿将按照“整治污染、规范经营”的指导思想,在《规范》的框架下,以是否在工业园区为界线,按先外后内的原则循序推进。由杏坛镇政府制定方案,划定界线,对园区以外、分散经营、不符合《规范》的废旧塑料企业坚决进行清理;对连片的、集中在园区的废旧塑料企业,经营面积、房地产权证、注册资金、纳税身份等方面条件可适当放宽。
“但有三方面要求是绝不能放宽的。”梁永忠说,一是环保,废气、废水的收集和处理等都有严格要求;二是消防,绝不能允许“三合一”、“二合一”的厂房出现;三是安全生产要求严格执行。
据悉,废旧塑料专项整治行动已进入了整改和申请验收阶段。日前,已发放了废旧塑料加工利用企业自查登记表,并回收了1000份左右,不少企业开始申请验收。预计经过此轮洗牌,企业数量至少缩水1/3以上,能继续生存的塑料企业不会超过100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