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顾卫平:想把玉米塑料新工艺扎根在家乡
顾卫平原是绥化市五金公司一名职工,公司进行体制改革后,他又在通讯器材行业扑腾过。顾卫平外出旅游时发现,旅游景点每天有大量的塑料瓶和塑料袋需要清洁工人清扫。他想,如果发明一种化工塑料的替代产品,在废弃之后能够自然降解,以解除化工塑料制品给人们带来的后患,就会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2000年,在济南化工大市场考察,工作人员给顾卫平一本书,里面有介绍聚乳酸的内容,主要原料是用土豆淀粉加工。一年后,他看到了美国有用玉米做原料加工的信息,这深深启发了他。从此,顾卫平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中。2003年11月末,这一试验获得了成功;2004年3月份,通过了省科技厅和省环保局组成的专家组鉴定。专家们认为,用玉米原料加工的聚乳酸是被世界视为继金属材料、有机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之后的第四类最具广泛应用价值和环保应用价值的新材料。他掌握的这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聚乳酸制备工艺,获得了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三项专利证书。 聚乳酸又被称为“玉米塑料”,可从玉米等饱含淀粉的农产品中制取。“玉米塑料”可替代化工塑料粒子,根据不同需要制成建筑墙体板材、包装材料、纺织材料、日用器具、家用地膜、地毯、医用材料、汽车内饰和家庭装饰品等。由这种生物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物品,废弃后可采用堆肥填埋处理,在自然界微生物的作用下彻底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残渣可当做有机肥施入农田,成为植物养料。据资料介绍,目前全球只有美国一家公司能生产这种产品,但由于采用两步法的生产工艺,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难以被市场普遍接受。而顾卫平的专利工艺则采用微波一步法,生产时间大大缩短,从原料到成品,美国的工艺用32个小时,顾卫平的工艺则只有18分钟;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美国产品市场售价为每吨3000美元,而采用顾卫平的技术,出厂价比同用途的石油基础化工的塑料价格还低,美国产品目前还无法解决色泽过深的问题,而顾卫平的产品却已接近100%透明。生产成本的降低,品质的大幅度提高,使基于顾卫平工艺技术的聚乳酸产品已完全具备了取代传统化工塑料的条件。 现在,顾卫平手中的这件“宝”已经吸引了省外客商,有意出高价买下这一发明专利,但顾卫平依然依恋寒地黑土,他想在家乡的土地上建起一家“土生土长”的现代化工业企业,为家乡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产品。顾卫平等待着合作伙伴的加盟。
|
|
|
"顾卫平:想把玉米塑料新工艺扎根在家乡"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