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业者调查大陆塑化产品外销令台湾业界恐慌
大陆塑化产品已开始有余量,并外销台湾、南韩及东南亚地区。这项消息令台湾石化厂震撼,台湾区石化公会认为这是警讯,业者、政府应正视。
大陆塑化产品外销的消息,在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就已经传出来,但很多塑化业者都不相信。经台湾区石化公会向海关查证後,证实此项消息,外销的地点正是台湾,产品是聚氯乙烯(PVC),数量约3,000公吨。
但是,台湾PVC相关厂商宁愿相信,这批卖到台湾的PV-C,是外销到大陆的货,因五一劳动节长假,工厂都停工,贸易商为求现,再低价抛售到现货市场,被台湾贸易商买了回来。业者研判,这只是个案,不必太过担心。
但随着大陆中石化集团总公司,7月起分布各省市的配销公司成立,操作手法逐渐纯熟。到大陆黄金周假期後,大陆外销的塑化产品从PVC增加到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发泡级聚苯乙烯(EPS)、丁酮(MEK)、异丙醇(IPA)等,外销地点散布於台湾、南韩、东南亚等地区。
业者调查,大陆外销的PVC产品,是用电石法所制造,成本比用乙烯法生产的PVC低约每公吨100美元左右,价格竞争力较强,已威胁到乙烯法PVC的市场占有率。
大陆中石化已强调配销手法将维持到农历年前後。在中石化旗下100多个配销分公司「上穷碧落下黄泉」调料、配售下,大陆向外采购的买气将依然低迷,且又有大陆低价塑化原料市场竞争。如何因应此恶劣的内外在环竟,是台湾塑化业者目前面临的关键课题。
|
|
|
"业者调查大陆塑化产品外销令台湾业界恐慌"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