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BS回料 出售ABS一级回料粒子 ABS回料行情 关于
您的当前位置:ABS回料网首页 >> ABS回料 >> 我国在亚洲塑料工业的发展潜力分析
  
推荐

推荐

 

我国在亚洲塑料工业的发展潜力分析

   中国在亚洲聚合物市场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打喷嚏,亚洲就感冒”这句话并不夸张。中国退出市场,聚合物价格就下降,而中国购买商建仓就可引起价格再次升高。
    2004年聚乙烯和聚丙烯的价格达到自1995年以来的最高值。10月份LDPE达到9年最高,东北亚CFR价格达到1420~1450美元/吨,比5月份的价格升高520~550美元/吨;而薄膜级HDPE价格升高305美元/吨,达到1170美元/吨;LLDPE价格升高285~315美元/吨,达到1150~1180美元/吨。 
    聚丙烯价格8月份开始升高,一个月内升高160美元/吨,9月份达到1210美元/吨。 
    然而,2004年12月PE和PP的价格开始下降,一直下降2005年到1月初,中国春节之前。只是最近价格才开始缓缓上升,但仍未达到2004年10月份的水平。价格上升的推动力是升高的原料成本、强劲的需求(特别是农用产品、家用器具、电子和汽车部件的强劲需求)以及紧张的供应。 
    就需求而言,2004-2010年预计中国聚合物消费量仍将以两位数字的增长率增长,这无疑对亚洲的生产商是个好消息。2004-2010年整个亚洲PE和PP的需求增长率预计是6%~7%。2005年中国PE需求增长率预计是7.9%,而2004年是8%。2004年中国PE消费量达到950万吨,国内产量428万吨(2003年是410万吨),包装工业是主要的需求推动力。2003-2004年和2004-2005年预计HDPE有最高的需求增长率,为13.7%。中数长城公司预测2005-2010年HDPE的需求年均增长率达10%,主要被管材需求推动。
    2005年中国PP的需求增长率预测为12%,达到780万吨,而2004年需求增长率为12.9%。2004年国内供应达到450万吨,而2003年为420万吨。推动PP需求增长的主要部门是注塑、包装和家用品。 
    2004年中国大部分聚合物进口量增加,其中PP增加7%,达到290万吨;HDPE进口量增加5%,达到230万吨,而LDPE和LLDPE进口量稳定在248万吨。尽管裂解装置和衍生物建设的第一波已开始,但一般认为,未来中国的进口量不会明显减少。 
    进口关税的降低预计也会提高亚洲国家对中国的出口。中国对PE的进口关税从2004年的12.9%降到今年的11.6%,预计到2006年还要降到9.7%。对PP均聚物的关税由2003年和2004年的10%降到2005年的9.7%;对PP共聚物的进口关税也从2003年的11.8%和2004年的10.7%降到2005年的9.7%。这些均为出口商提供了很多的机会。韩国、中东和新加坡仍是今后两年中国主要的PE进口来源国,中东正在替代韩国的领先地位。 
    在聚合物需求增长的同时,需求的增长和生产商的利润也面临各种挑战。最重要的因素是原料价格的攀升,这对生产商,特别是对非一体化生产商的盈利造成很大压力。 
    2004年11月HDPE与乙烯的价格差由10月份的60美元/吨下降到20美元/吨,2005年2月随乙烯价格的下降,价差又重新升到40~50美元/吨,但到2月底价格差又呈负值。LDPE生产商的情况好一些,但人们不知道这种情况能持续多久。PP的情况更好些,虽然PP和丙烯的价格差已从2004年10月和11月的210美元/吨降到2005年2月的100美元/吨。 
    利润的下降迫使亚洲一体化供应商削减聚合物生产,直接在现货市场出售乙烯和丙烯。独立的聚合物生产商也降低了它们的开工率。以确保在艰难市场条件下生存。 
    2005年中国的合资企业扬巴和赛科均将投产。据说赛科先要购买乙烯和丙烯原料运转其PP装置,年产90万吨乙烯装置3月18日投产。扬巴的年产60万吨乙烯和40万吨LDPE装置预计4月投产。惠州年产80万吨乙烯合资项目包括年产20万吨的LLDPE/HDPE、年产25万吨LDPE、年产24万吨PP和年产30万吨PS。 
    2006年4季度兰州石化将开始启动其年产20万吨LDPE、年产30万吨LLDPE/HDPE和年产30万吨PP的装置。
    尽管有上述能力增加,但PE和PP需求的增加预计仍会超过供应,终究会使树脂价格再次升高。
    然而,亚洲树脂供应商来自中东低成本生产商的挑战日益增加,虽然中东一些项目的投产日期已经延迟。亚洲一些高成本的生产商,如日本和韩国公司进一步重组。规模经济及共享公用工程和后勤服务等资源正在通过合并、收购和合作方式实现。例子包括2003年10月日本保利化工和日本聚烯烃公司组建的日本聚乙烯合资公司和1999年6月由日本聚烯烃公司和巴塞尔公司组建的50:50的聚丙烯合资公司Sun Allomer。 
    2005年4月三井化学和出光兴产的聚烯烃部分将合并组建一家新公司。新的实体将是日本第二大HDPE生产商,占有25%的市场份额,并将占有日本聚丙烯45%的市场份额。三年之内新公司产品牌号数至少将减少20%。 
    韩国湖南石化和LG化工最后收购了现代石化,两家公司分配了现代石化的烯烃和聚烯烃资产。这项接管无论对湖南还是LG都是有利可图的。 
    亚洲其他地区寻求更高效的原料来降低成本。马来西亚的蒂坦石化和聚合物公司凭借交替使用石脑油和柴油的灵活原料政策,提高了经营底线。

 

"我国在亚洲塑料工业的发展潜力分析"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Copyright © 2008  ABS回料网版权所有 | ABS回料 | 出售ABS一级回料粒子 | ABS回料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