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ABS回料 | 出售ABS一级回料粒子 | ABS回料行情 | 关于 |
|
|
|||||
电价上调拖累塑料加工企业依据国家发改委有关精神,陕西省物价局近日出台电价调整方案。其中,工业用电价格上调3.05分/千瓦时,上调幅度各地平均5%以上。此次电价上调后,会对陕西塑料加工企业带来多大影响?塑料加工企业又有怎样的反应? 除了一些有自主供电系统的塑料加工企业,如陕西兴化集团劳动服务公司编织袋厂(年产1000万条塑编袋,年用电160多万千瓦时,大部分来自集团内部)、陕西渭河塑业公司(用电全部由其母公司渭化集团提供)外,在记者走访的企业中,凡在市场中拼杀的塑料加工企业,无不认为此次电价上调对企业影响巨大。 陕西最大的民营塑料编织袋生产企业———西安洁美编织袋厂厂长康刚告诉记者,洁美年产各类编织袋2000余万条(约3500吨),年耗电约370万千瓦时,原来执行的电价为0.48元/千瓦时,上调3.05分/千瓦时以后,企业每年需增加电费开支11.3万元,相当于每吨产品增加成本32元多,这对每吨产品只有100~150元毛利的塑编企业来说影响很大。 陕西兴平金谷塑料助剂厂专门生产PP填充母料。该厂负责人李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每生产一吨母料耗电300多千瓦时,电价上调后,相当于吨产品增加成本9元多,纯利润减少20%,电价上调对助剂企业的影响显而易见。' 年产6万多吨塑料管材管件、型材的西安高科塑业股份公司生产部的南经理告诉记者,高科年用电700多万千瓦时,电价上调后,企业每年成本将增加22万元,这对利润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塑料加工企业来说不是小数目。幸运的是,高科经过几年发展,已经有了规模,技术和品牌有优势,现在每年都有40%以上的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强,所以企业将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提升产品价格,以消化电价上调带来的成本压力。 如果说,电价上调对以上塑料加工企业只意味着利润减少,那么,对已处于风雨飘摇的农膜企业来说,则是生死攸关。 西安龙华智德公司是陕西省大型农膜企业之一,正常情况下,年产农膜3000多吨,但由于近年来PE原料价格大涨,而农膜价格却难以同步上涨,企业一直微利经营。今年以来,由于PE原料价格一直高于11050元/吨,有时甚至达12250元/吨,农膜价格却未曾突破11700元/吨,企业其实已在赔本经营。为减少损失,该公司在4月下旬完成最后一份合同订单后就一直停产,原本打算秋季再筹措资金购买原料组织生产,现在电价一涨,企业上下心灰意冷。该公司一位负责人十分沮丧地对记者说:'每生产一吨农膜需耗电800千瓦时,龙华智德每年生产用电约230万千瓦时,电价上调后,吨膜成本将增加25元多,对于本来就保本甚至亏损经营的农膜企业来说,25元就可决定一家企业的生死。' 就调查的情况看,陕西省目前仍维持农膜生产的规模企业,只有西安永丰科技公司一家。但令人心寒的是,以生产农膜为主的永丰,之所以能'扛'下来,靠的并非农膜,而是别的产品。 永丰的吴总告诉记者,永丰年产农膜8000多吨(其中地膜占85%),加上货物周转箱和统一润滑油包装桶,年产塑料制品约1.6万吨,虽然其地膜获'国家免检'、'西安市名牌'等称号,在全国各地十分畅销,却并不赚钱,生产一吨农膜有时能赚50元,有时一分钱都不赚甚至还要赔钱。永丰若不是靠生产周转箱和润滑油包装桶(两种产品每月有900万元的销售收入)撑着,恐怕早就垮了。吴总还向记者透露了这样一件事,北京华盾、河北宝硕、大连九塑、吉林喜丰、河南漯河、西安永丰等全国有规模的正规农膜生产企业之间,一直都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和情况互通,就近期通报的情况看,95%的规模化正规农膜企业出现亏损,98%的企业资金严重短缺,有的企业已负责数亿元。吴总不无担忧地说:'此次电价上调后,对原本就微利生产的农膜企业的影响非常大,也许会影响到一些企业的生死,并造成部分农膜企业的停产。 |
||||||
"电价上调拖累塑料加工企业"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