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ABS回料 | 出售ABS一级回料粒子 | ABS回料行情 | 关于 |
|
|
|||||
我国必须尽快完善稀土资源保护与开发制度我国稀土累计探明工业储量居世界首位。但一些专家指出,因稀土资源滥采贱卖,我国的资源优势正在“缩水”,必须尽快完善稀土资源保护与开发制度。 资源流失严重 随着国外稀土勘探获得进展,我国稀土探明储量所占比例不断下降。目前业内比较认可的数字是,世界累计探明稀土工业储量约1亿吨,我国为5200万吨左右,仍居世界首位,但比重已从70%左右降至50%多。 我国稀土资源自开发以来正迅速减少。据包头稀土研究院原院长马鹏起介绍,白云鄂博目前累计探明稀土工业储量4350万吨。自1958年包头钢铁公司投产以来,白云鄂博随铁矿采出的稀土资源累计已达1250万吨左右,其中约有200万吨在采选、冶炼及堆存等过程中损失掉,损失率在15%左右,得到利用的仅有120万吨左右,利用率不足10%,其余930多万吨都被排入了包钢集团尾矿坝内。 南方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资源的破坏、浪费也很严重。江西等地利用'浸出法'提取稀土,每吨氧化物需消耗离子型稀土矿高达2000吨至3000吨。由于前些年稀土价格比较高,致使有些地方无证开采、越界开采和乱采滥挖现象十分严重。专家表示,按照目前的开采水平,再过50年,我国将从稀土资源大国变成小国了。 出口量大增也加剧了我国稀土资源流失。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05年我国产稀土矿产品产量为11.9万吨,已占世界总产量的96%以上。去年我国共出口稀土金属、材料和器件等上、中游产品约5.53万吨,比前年增长11.43%。此外,境外企业近年来大规模在我国设厂,有些企业收购稀土原料或初级产品后,稍做加工便运往国外。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是稀土储量第二大国,但其最大的稀土矿芒廷帕斯矿目前已被封存,钼公司现在也基本停产,转而每年从我国进口大量稀土产品存入仓库。日本多年来一直从我国大量进口初级稀土原料产品,贸易额一直保持在1亿美元以上。 产业面临整合 目前,除国家设立的稀土企业外,我国还存在众多的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分割严重,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市场秩序乱。 据国家发改委稀土办负责人介绍,我国稀土初加工产品产能严重过剩,深加工能力不足。目前世界上90%的彩电粉原料都依赖中国的稀土产品。由于中国产业化水平低,只能出口大量的稀土原材料,由日本和美国加工成彩电粉后再高价卖给中国。 专家建议,国家应尽快出台稀土行业产业政策,提高准入门槛,规范和引导稀土产业发展,及早遏制稀土企业的扩产冲动,将稀土行业引上健康、稳定发展轨道。同时,要改变稀土科研和应用推广滞后的局面,就要重视稀土科研和产业化推广工作。 此外,尽管近年来组建南、北稀土集团的呼声很高,进展却不大。为此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应继续努力,尽快解决好这一关系我国稀土产业发展命运的问题。 出口制度有待改革 拥有宝贵资源的国内稀土产业正在面对着巨大尴尬:一方面,稀土等产业在世界创造了资源储量、生产量、销售量、消费量多个“第一”,另一方面,在绝对的市场优势下,国内稀有金属却只卖出了个“土价钱”。 一般来说,拥有一半市场份额的企业或者国家应该有市场价格的决定权,为什么市场份额高达80%的我国稀土产品反而受制于人呢? 目前,我国稀土在采矿方面归国土资源部管理,而出口配额的发放却归商务部,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脱节。同时,我国现有稀土企业100多家,稀土冶炼分离能力超过20万吨,而现在全世界稀土产品需求量不过10万吨,供大于求的局面迫使国内企业恶性竞争,互相压价,出口的大都是初级产品。 一些专家认为,应研究和优化稀土出口配额分配方法。除销售额、出口额外,还应着重考虑一个地区稀土产业总体规模,尤其是稀土深加工、应用产业水平和规模。非稀土深加工、应用企业不分配额。由商务部、发改委协商每年的配额总量,并依据宏观调控的原则,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环保达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予以倾斜。专家还建议,每年应对稀土新产品进行评审后确定出口范围,以对出口种类实行动态管理。 |
||||||
"我国必须尽快完善稀土资源保护与开发制度"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