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ABS回料 | 出售ABS一级回料粒子 | ABS回料行情 | 关于 |
|
|
|||||
据专家介绍投资稀土需谨慎连续多年低迷的稀土市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转暖,产品价格不断攀升,眼下已经接近历史最高纪录。在稀土价格不断飙升的带动下,扩产热潮也一浪高过一浪。为此业内专家提出警示,稀土扩能需谨慎。 价格“井喷”上涨 据包头稀土研究院专家介绍,从1998年开始,稀土价格因产能过剩大幅下滑,2004年,价格跌至最低谷。稀土产品行情最为低迷时,氧化镧、氧化铈等产品大量积压,售价仅0.7万~0.9万元(吨价,下同),氧化钕最低达到4.7万~5万元,金属钕在7万~9万元之间。2005年下半年起,尤其是今年以来,大多数稀土产品的价格都在上涨,至今年9月初,氧化镧、氧化铈的价格已飙升至1.2万元,氧化钕涨至13万元,钕金属已达18万元,上涨了近两倍多。其他氧化钐、氧化铕、氧化镨等也已涨至12万元左右。时下,稀土价格仍在上涨,正向历史最高水平冲刺。 业内专家认为,稀土行情火暴的首要原因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近年来,针对稀土行业愈演愈烈的资源滥采乱挖、产业布局分散、生产经营秩序混乱等不良局面,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予以调控。 此外,下游的旺盛需求进一步推动了稀土价格上涨。尽管去年下半年起,稀土价格已经上涨,但国内外需求量却大幅增加。国内外汽车行业和电子行业的复苏,推动了稀土行业需求量的增长,专家预计汽车催化转换器和永磁体中铈和钕的强劲需求将持续到2009年;由于目前正处于钕铁硼磁体的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稀土磁体产量增长,刺激了作为原料的氧化钕、氧化镨钕、氧化铽、氧化镝及其金属制品的市场需求,导致与钕铁硼永磁材料相关的稀土产品数量和价格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同时,原料供应紧张局面加剧,价格也在飞涨,稀土生产成本增加,稀土价格上涨也成为必然。 扩产热潮涌动 据了解,去年我国离子型稀土矿产量增长迅猛,南方一些地区甚至新建稀土分离厂,重复建设十分严重。2005年离子型稀土矿产量为4.4万吨,比2004年增加了1.4万吨,占全国增产率的68%,特别是广东省矿山开采量在迅速扩大,到2005年产量已是江西省的3.75倍。2004年度福建省仅生产1000吨左右,而2005年却翻了一番,增长速度很快,广西、湖南也同样如此。2006年上半年前后,江西、广东两省将新增分离能力达1万吨左右,南方地区矿分离总能力将达到5.5吨左右,这还不包括分离能力在300吨左右的小企业。 据统计,去年,在各厂家纷纷扩产的情况下,我国稀土矿产品产量达到11.87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96%以上,同比增长21%;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10.39万吨,同比增长12%;稀土永磁材料产量为3.52万吨,比上年增长31%。 专家把脉预警 内蒙古稀土协会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全世界稀土市场每年需求量折合成稀土氧化物约8万~9万吨,而中国的稀土精矿年处理能力约20万吨,冶炼分离能力超过20万吨,实际产量已超过全球稀土市场的年需求量。虽然经历了多年的市场低迷,包头市境内的稀土精矿冶炼、焙烧能力仍高达28万吨左右,超过2006年国家规定的全国精矿生产限额近3倍,过剩形势依然严峻。由于没有新的消费领域的拉动,导致我国稀土供需关系无本质变化,供大于求矛盾仍然突出。英国一家信息中心曾预测,到2007年全世界稀土总需求量为9.8万~11万吨,而目前我国稀土产能已超过18万吨/年。 为此,专家提出警示,目前稀土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已经十分严峻,扩产过猛势必导致市场供求失衡,很可能招致稀土价格的再次大幅度下跌,而且市场一旦出现滑坡,企业的损失 会更大。同时,过大的稀土冶炼分离能力和较低的产业集中度,还会进一步加剧稀土资源的浪费。 |
||||||
"据专家介绍投资稀土需谨慎"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