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ABS回料 | 出售ABS一级回料粒子 | ABS回料行情 | 关于 |
|
|
|||||
我国PTA塑料的供需状况分析及市场预测一、亚洲产需贸比例上升2005年世界PTA产能达3422.1万t/a,表观消费量达3145万t,同比分别增长8.5%和6.2%,由于当年新增产能较多,开工率由96%下降至94%。 目前,亚洲是全球PTA最主要的生产基地,而北美和西欧地区的生产能力远远低于亚洲,2005年上述3个地区PTA产能分别为2485万t/a、529万t/a和318万t/a,分别占世界总产能的72.6%、15.5%和9.3%,亚洲所占比例较2004年提高约1个百分点,而北美及西欧的比例则均略低于上年。亚洲地区PTA的高速发展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及台湾和韩国的增长,2000-2005年这3个地区产能分别增长了411万t/a、163万t/a及110万t/a,分别占亚洲地区新增生产能力的49.0%、19.4%和13.1%。 在众多PTA生产企业中,全球排名前10位的生产企业产能合计约为2060万t/a,约占世界产能的60%。BP公司排名第一位,其PTA产能较2004年增加32万t/a,达到约737.6万t/a,同比增长4.5%;中国石化集团的PTA产能达到258.4万t/a,居第二位。随着中国石化下属企业一系列装置的扩建及新建,其PTA产能将继续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另外,亚洲地区中国台湾、日本、印度及韩国等国家及地区PTA生产企业的产能位于世界前列。上述PTA生产企业多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如BP等,在世界较多地区建有独资或合资企业,且装置规模较大。 世界PTA的消费也集中在亚洲、北美及西欧地区,2005年上述三个地区消费量分别占世界总消费量的74.4%、14.0%和7.2%,亚洲消费所占比例较2004年提高1.3个百分点,而北美及西欧的比例则均略有下降。近年世界PTA需求的快速增长主要来自于聚酯的需求旺盛。 世界PTA主要贸易量集中在亚洲地区,2005年进出口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71.1%及65.9%;西欧地区则分别占14.6%及20.1%;北美地区分别占5.9%及11.3%。北美及西欧地区是世界PTA主要净出口地区,而亚洲、中南美、非洲和中东欧是主要净进口地区。从近几年世界PTA的贸易趋势来看,亚洲地区贸易量占世界总贸易量的比例逐年上升,西欧地区略有下滑,而北美地区呈下降的趋势。 目前,世界PTA主要用于生产聚酯,占PTA总消费量的98%以上,而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与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在工业化生产规模较小,目前对PTA的需求量仅约40万t。 未来几年世界PTA工业仍将快速发展,预计2010年世界PTA产能将超过4952万t/a,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大陆、印度、泰国及中国台湾等地区的新增生产能力较多。中东、北美及西欧等地的新建计划不多,PTA生产能力增速相对较缓。而未来世界PTA的消费结构变化不明显,用于生产聚酯的比例仍将超过98%。 二、国内供需增长迅猛 1、生产 随着厦门翔鹭石化企业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珠海碧阳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华联三鑫石化公司及浙江逸盛石化公司等企业PTA新建及扩能项目的投产,我国PTA行业迅猛发展,2005年总产能达到595.9万t/a,产量约为556万t,分别较2004年增长32.3%和25.7%。 我国PTA几乎全部用于生产聚酯。由于聚酯工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PTA需求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2005年我国聚酯产量约1400万t,消费PTA约1200万t用于生产PBT等工程塑料的PTA消费量仅约5.1万t。 2、进口 虽然我国PTA产能迅猛增加,但由于下游聚酯需求旺盛,PTA进口量逐年增加。据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PTA进口总量649.1万t,较2004年增加约77万t,进口约占国内表观消费量的54%。 2005年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PTA达到512.5万t,约占进口总量的79.0%,所占比例较上年下降约12个百分点;来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约为82万t,约占进口总量的12.6%,比例较上年上升8个百分点;其他贸易方式如保税仓库货物及保税区转存的进口比例也提高约4个百分点。近年我国民营企业新建聚酯项目较多,对PTA的需求量大。由于这些民营聚酯企业基本都没有上游装置,其所需的原料PTA只能依靠进口,所以我国PTA的进口企业中大多为民营及合资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2005年我国PTA的进口主要来源于周边国家及地区,其中韩国、中国台湾、日本、印尼、泰国和沙特的进口量合计占PTA进口总量的95.9%,而近年我国从北美地区进口的PTA逐年减少。 近年来,我国PTA的进口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主要由于这些地区是我国的聚酯生产基地。2005年我国进口PTA较多的省市主要为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和山东省,分别约占我国PTA进口总量的40.1%、33.4%、13.5%及3.1%,其中江苏省进口较上年增加约95万t,所占比例上升12个百分点。 3、市场走势回顾 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逐渐攀升,原料成本居高不下、下游需求较旺等因素都使得PTA产品价格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2003年10月达到当年最高价格顶峰,而后在年末有所下滑。2004年我国PTA产品价格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1-10月,受经济快速增长、原料供应紧张、下游需求旺盛及原油价格不断振荡攀升等因素的推动,我国PTA市场价格开始大幅上升,呈现明显的上扬趋势;随着10月底国际原油价格的开始下滑、石化景气周期逐步进入下降期、下游产品价格的回落等因素使得年底PTA市场价格也逐步下滑,但仍处于一个高位。2005年我国PTA整体价位高位震荡,在7月份经历了价格低谷后逐步反弹,年底又略有下滑,全年市场价格走势见图1。2005年我国PTA平均出厂价格为8084元/t,与2004年7709元/t的平均价格相比上涨375元/t,同比增长4.9%。 2006年初,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我国PTA市场价格也从1月份的7500元/t,直线飙升至8400元/t;进入3月份,国内PTA价格小跌至8200元/t附近,并保持到5月份。 三、2007年前市场仍偏紧 1、自给率将大幅上升 未来几年,我国PTA行业仍将快速发展,预计2006-2010年我国将新增PTA产能920万t/a,2010年总产能将达1510万t/a以上,表观消费量将达到1670万t,当量消费量约1650万t。 随着我国PTA新增生产能力的投产,我国PTA的缺口将会逐渐缩小,预计2010年PTA缺口约160万t,自给率将超过90%。 2.新建计划集中在东南沿海 2006-2010年,根据已知新建、扩建计划,我国将新增PTA生产能力920万t/a,新增的产能除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和济南正昊化纤新材料有限公司的2套装置外,其他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如厦门翔鹭石化公司、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珠海碧阳化工公司、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联三鑫石化公司、远纺工业(上海)有限公司、张家港三井化学公司、宁波大榭三菱化学-中信有限公司、重庆涪陵PTA项目、福建石狮市佳龙石化纺纤有限公司、大连逸盛大化石化公司及江苏江阴汉邦石化公司等。 3、需求结构变化不大 预计2010年前,我国PTA主要用于生产聚酯的现状仍不能改变,而PBT对PTA的需求量仍较小。 4、2007年前价格保持高位 PTA作为聚酯的原料,其价格变化主要受原料成本、下游需求及供应变化的影响,处在世界石化景气周期的不同阶段也表现出不同的市场特点。近几年,世界经济逐步向好,拉动了需求的迅速增长,国际市场原油及石脑油的价格大幅上扬,使得国际市场烯烃价格逐步上升,带动了各下游产品如环氧乙烷、PTA等产品价格的走高。预计今后1-2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仍将处于较高价位,将支撑下游产品的价格。 2007年以前,全球聚酯行业仍将高速发展,尤其是亚洲的新建聚酯装置较多,将拉动世界PTA需求的快速增长。而PTA新增能力多数要在2007年才能建成,因此预计2007年前PTA供应仍将偏紧,PTA价格将处于偏高价位。但2007年后,随着新建装置集中投产,市场供应能力大幅提高,加上市场的景气程度可能下降,PTA价格走软的可能性较大。预计未来几年,随着石化景气周期的结束,下游石化产品价格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并将带动PTA价格随之下调。 |
||||||
"我国PTA塑料的供需状况分析及市场预测"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