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BS回料 出售ABS一级回料粒子 ABS回料行情 关于
您的当前位置:ABS回料网首页 >> ABS回料 >> 聚碳酸酯供需矛盾突出外资争相进入我国
  
推荐

推荐

 

聚碳酸酯供需矛盾突出外资争相进入我国

    日本独资企业———浙江帝人聚碳酸酯有限公司(简称帝人公司)了解到,该公司的二期工程将在今年年底投产。届时,该公司的产能将从5万吨/年提高到10万吨/年。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环氧树脂重要的生产和消费地。外资纷纷来华抢市场。聚碳酸酯的生产原料来自原油。但由于我国公司尚未掌握环氧树脂的生产技术,导致下游企业不得不接受外资的高价,或者任由该产品出口,导致中国提供的原油资源“隐性外流”。
 
    外资争相进入中国
 
    帝人公司位于浙江嘉兴,是由日本著名的帝人集团于2003年初注册成立,注册资本6800万美元,是中国大陆第一家生产聚碳酸酯的外资企业。
 
    该公司的一期工程于2005年4月投产,首套设备的生产能力为5万吨/年。此后在亚洲市场的需求刺激下,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在2006年底投产。
 
    与此同时,拜耳公司日前也宣布,2009年前,拜耳将对其上海项目追加投资18亿美元,将其上海化工园生产基地建成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一体化项目。
 
    拜耳拟定的上海化工园的扩建项目包括:年产10万吨聚碳酸酯设施、聚氨酯设施和年产3万吨的已二异氰酸酯(HDI)设施。拜耳公司表示,扩建后的上海基地将为中国市场及周边国家年均提供90万吨塑料,以确保拜耳公司在中国及亚洲塑料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近年来,随着下游产业的发展,中国大陆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环氧树脂重要的生产和消费地区。2005年生产、消费量分别达到44万吨、63万吨,这一缺口激起了中国的引资热情。根据现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该项目属于鼓励类,不但允许外商独资,而且可以享受优惠税率。
    中国原油隐性外流
 
    但是记者发现,虽然我国的需求旺盛,聚碳酸酯却没有完全用来供应中国市场。2005年前半年,中国的聚碳酸酯出口量达到3万吨。虽然数目不多,但是这一信号却不容乐观。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和介绍说,目前,我国石油石化工业与国外大公司有较大差距,整体工艺技术水平只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外的水平。
 
    记者了解到,由于技术落后,我国公司在聚碳酸酯领域尚且属于空白。其中,国有的中化公司的成都设计院号称具备万吨级生产能力,但是至今没有投入生产。民营公司则更不具备生产实力。由于我国没有聚碳酸酯自给能力,外资可以在涨价和出口之间自由选择。
 
    来自天津海关的统计显示,2005年1~7月,天津口岸聚碳酸酯的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3825美元,增长57.9%。
 
    一旦中国企业不能接受涨价,外资将直接选择出口。由于聚碳酸酯的生产原料来自原油,这一结果将导致中国能源外流。根据预测,2010年我国原油缺口量将至少达1.4亿至1.5亿吨。其中化工用油短缺的矛盾将逐步显现。预计未来国内化工用油年缺口量将达800万吨以上。
 
    专家提出,虽然中国尚未放开成品油价格,但是在以上领域的技术缺失将为中国的石化产业带来更大威胁。
 
    资料链接
 
    聚碳酸酯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树脂,广泛运用于光盘、电子电气、建筑、汽车工业等领域。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聚碳酸酯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统计显示,我国聚碳酸酯消费量已由1995年的4万吨,迅速增加到2004年的69万吨,年平均增速高达37%。而且,聚碳酸酯主要消费领域目前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其中,计算机和家用电器持续发展,该领域对聚碳酸酯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10%~12%;铁路、公路、机场及城市建设对中空阳光板需求强劲,预计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12%~15%;我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光盘消费国,光盘对聚碳酸酯需求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
 

"聚碳酸酯供需矛盾突出外资争相进入我国"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Copyright © 2008  ABS回料网版权所有 | ABS回料 | 出售ABS一级回料粒子 | ABS回料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