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ABS回料 | 出售ABS一级回料粒子 | ABS回料行情 | 关于 |
|
|
|||||
PVC:过剩产能如何消化近两年,中国PVC行业扩能速度惊人。目前由于上下游产业发展不均衡,不得不开始行业调整,PVC市场正经历痛苦的洗牌。从中国PVC产能统计看,1998年开始一直稳步增长,2002~2003年增势趋缓,但受下游制品业需求拉动,2003~2004年出现了呈“60度”发展曲线的大幅增势。由于扩能速度太快,预计到2005年底中国PVC将形成900多万吨产能,远远高于下游制品市场需求,供需关系将发展到严重失衡的状态。 外部因素也促使PVC行业洗牌。其一,国际原油价格高扬,乙烯法PVC企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有的下游企业已经放弃普通型材生产,转向生产高档制品,以回避电石法PVC竞争,与进口料来争夺市场。其二,国家宏观调控对PVC行业影响深远。与PVC产业息息相关的房地产业,投资增幅持续回落,对PVC需求开始缩减。 对于PVC行业的洗牌,生产厂家、中间商及下游企业都心知肚明。但具体怎么洗,谁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尽管如此,面对上下游挤压,PVC企业或通过加强管理来降低成本,或走合并重组之路,或走国外销售之路,总之在国内有限的市场内,最终只有以更低的成本来取胜。 那么,如何才能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保住自己的利润空间呢?近期广东塑料交易所的电子中远期交易方式吸引了不少企业。 众所周知,目前传统现货市场PVC存在价格失效现象,当前价格不能反映真实的供求关系,不能完全作为指导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的“晴雨表”,于是交易所方式就让人眼前一亮。首先可以公开竞价交易,产生公平、合理的价格,即买卖双方以自由报价的方式,公开竞争,避免了传统交易中一对一的方式容易产生的欺诈和垄断行为,最终可给出合理的和双方认可的价格。另外,交易所形成的合理价格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和经营。 不过,近期也有业界人士提出,进入国内核销工厂也不失为消化国内PVC产能尤其是消化乙烯法PVC产能的一剂良方。 其实这并非新概念,只是现在提出来更合时宜而已。但过去基于政策的原因,国内PVC产业对国内核销工厂的认识基本上还是空白。因为在2004年前,如要把国产PVC销售到国内的核销工厂,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必须把货物装船,运到公海走出中国国境后方可。 但在今年初,政策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规定核销工厂可以到保税区直接提货报关,不需要把货物运出中国国境,但不能享受出口退税政策。从2005年5月开始,只要把国内生产的货物报进上海高桥物流园区,就可以享受出口退税。从2005年7月开始,国家在深圳、厦门进行试点,规定只要把国产货物出口至保税区,就视同出口,享受退税政策。 有了这些政策,卖给国内核销工厂的PVC价格可大大降低。按退税率13%,结算汇率8.08计算,国内PVC价格为7000元/吨,卖给国内核销工厂的成本只有782美元,合人民币约6319元。 从传统认识看,一般人认为国内PVC质量比不过国外货,所以无法占领国内核销工厂市场。其实不然,中国大陆的PVC质量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下游制品业来说,完全可以使用。最典型的是台塑关系企业南亚公司,以前都要用进口或台塑产PVC,而现在也经常使用大陆产的PVC。 业界资深人士指出,由于生产地就在国内,如国内PVC生产企业在战略上重视核销工厂市场,采取一定的模式和核销工厂战略联合,就可保证比进口PVC原料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国内产能过剩的矛盾。 |
||||||
"PVC:过剩产能如何消化"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