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ABS回料 | 出售ABS一级回料粒子 | ABS回料行情 | 关于 |
|
|
|||||
国内外关注新型化纤材料的研发进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尤其是近十年以来,国内外关注新型化纤材料的研发,主要集中在"三高"即高性能、高感性、高功能纤维。高性能纤维:指强度大于17.8cN/dtex(20g/d),模量在445 cN/dtex(500g/d)以上的特种纤维。高性能纤维分有机纤维和无机纤维两种:有机纤维主要有对位芳纶(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芳纶1414),商品名Kevlar,间位芳纶(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芳纶1313),商品名Nomex;超高分子量的高强高模量聚乙烯;聚苯并双恶唑(PBO);高强高模量PVA等。无机纤维主要是碳纤维。 2004年5月,帝斯曼公司在格林威尔建成美国首条Dyneema纤维生产线。Dyneema纤维是世界上强度最高的纤维。这种超强的聚乙烯纤维以最轻的重量提供最高的强度。在同等重量下,它的强度较钢丝绳高15倍,比芳纶高出40%。Dyneema可漂浮于水上,具在超高的使用寿命、抗水性以及抗紫外线和抗化学腐蚀的性能,具有无限广阔的应用前景。Dyneema是渔业、航运业和海上石油用绳索、拖缆及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用于生产金属加工业用的防切割手套,满足体育和医疗行业的特种需要。此外,Dyneema还被用于生产警用及军用装甲设备和防弹服装。帝斯曼公司将大幅提升其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格林威尔厂的生产能力,增加 Dyneema纤维--DSM的高性能聚乙烯(HPPE)纤维和Dyneema UD(通向性防弹片材)的产量。新生产线将其全球这种纤维生产能力增加近20%,增加UD的生产能力25%。这两条新生产线将于2006年初投产。 有超级纤维之称的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PBO)在航空航天、军工国防以及民用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广阔前景,长期以来国外公司对其关键中间体4,6-二氨基间苯二酚(DAR)一直实行垄断和禁售。2006年2月8日大连化工研究设计院宣布,该院开发成功DAR合成新工艺,一举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国外公司技术封锁,而且该技术原料易得,工艺简单,收率高,污染小,成本低。被誉为21世纪超级纤维的PBO,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为发展航天航空事业而开发的复合材料用增强材料,它的强度不仅超过钢纤维,而且可凌驾于碳纤维之上。一根直径为1毫米的PBO细丝可吊起450千克的重量,其强度是同等规格钢丝纤维的10倍以上。此外,PBO纤维的耐冲击性、耐摩擦性和尺寸稳定性均十分优异,并且质轻柔软,是理想的纺织原料。PBO是由4,6-二氨基苯酚盐酸盐与对苯二甲酸以多磷酸(PPA)为溶剂进行缩聚制得,也可利用P2O5脱水进行缩聚。PPA是大规模工业化的产品,而4,6-二氨基间苯二酚(DAR)是目前合成PBO的关键中间体。DAR的合成最初由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开发成功,以三氯苯为起始原料进行合成,收率很高,对PBO的工业化生产起了很大作用,但存在原料不易获取、成本高的问题。目前世界上只有日本具有DAR的工业生产能力,但同样存在原料有限、价格高、硝化过程废酸处理难、三废处理易产生剧毒物质等问题,目前日本许多大公司都在寻找取代其现行工艺路线的工业化方法。国内有些科研院所采用间苯二酚的合成路线,但收率低、成本高,且硝化过程同样存在大量的废液处理问题。与现有工艺相比,大连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全新DAR合成工艺路线具有明显优点:原料易得、工艺简单、收率高、污染小、产品纯度高,所使用的原料可回收循环利用,既降低了成本,又保护了环境。这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目前已经得到国家科技部的立项支持。该技术既填补了我国在该中间体方面的空白,也为研制高性能的PBO制品提供了原料保障。 高感性纤维:高感性纤维也称差别化纤维。所谓高感性纤维,也就是要求合成纤维在保留原来的良好性能外,还要求纺织品具有仿天然和超天然性能,许多新产品应运而生。 高功能性纤维:功能性纤维指具有某种特别功能(防紫外线、抗菌、阻燃、抗静电、导电、吸水透湿等)的纤维。 环保型纤维:如聚乳酸(PLA)纤维,卡吉尔-陶氏聚合物合资公司2005年产量已近20万吨。PLA纤维采用聚乳酸聚合物经熔融纺丝制成,具有与涤纶相似的外观和真丝般的光泽,可在常压下用分散染料沸染。广泛应用于医用缝线、外科手术植入材料、创口敷料、各种内衣等。 |
||||||
"国内外关注新型化纤材料的研发进展"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